top of page

「碳」見大趨勢 邁向2050淨零永續ESG


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發出警告,強調必須在20年內將全球升溫限制在攝氏1.5度以內,否則極端氣候事件將更加頻繁,危及能源、水資源、糧食和居住等。因此,各國共同決定「2050淨零排放」,以應對全球暖化的持續惡化。

 

全球淨零碳排政策如火如荼

為實現「2050淨零排放」,聯合國在2015年起通過《巴黎協定》,至今已逾130 個國家宣示至2050 年或本世紀下半葉達成國家的淨零排放。

台灣也於今年1月通過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,將「2050淨零排放」正式入法,推動減碳行動,並針對不同規模的上市櫃公司制定碳盤查時間表,預計在2027年完成全體碳盤查。


歐盟也將於今年10月實施CBAM碳機制的試行,過渡期結束後,從2026年起,CBAM法案會針對高碳排產業正式實施,進口商需要支付相應的碳稅;2034年,CBAM將全面實行,並擴及其他產業。此外,自2035年起,歐盟所有新售賣的汽車都需要達到零碳排放標準。


碳盤查是進入市場的必備條件

為了適應未來可能實施的進口規範,

碳盤查或稱碳足跡盤查(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,CFV)變得極為關鍵。

這項程序通過科學方法和數據蒐集,計算出單一產品、公司、產業或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,以更好地評估溫室氣體排放情況,降低未來的排放量,減緩氣候變遷的衝擊。


特斯拉2022年靠「碳權」大賺17.8億美元

而完善的碳盤查也有助於企業了解其排放情況,發現減碳機會,並有效管理碳權。

通過降低碳盤放量,企業不僅可以減少購買額外碳權的花費,並有機會在碳交易市場上出售多餘的碳權配額增加收益。



2023年8月,台灣碳權交易所正式掛牌上路,最快2024年開展國內外碳權交易,也意味台灣終於加入全球碳交易市場,對於企業的淨零策略多了更多變化。



通過碳盤查,企業可以更好地評估其碳足跡,確保符合ESG(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)標準,並采取積極措施減少排放,以應對氣候變遷挑戰。


同時,投資者也可以利用碳盤查訊息來評估投資的可持續性,並支持那些積極減碳的企業,實現財務和環境的雙重回報。

因此,碳盤查不僅是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,也是實現ESG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

無論是個人、企業還是政府機構,了解如何進行碳盤查都可以為保護地球的未來做出貢獻,

現在是時候開始了解碳盤查,並加入全球氣候行動的行列。









 


bottom of page